中医常识
柴胡:多年生草本,高40-85cm。主根较粗大,坚硬。茎单一或数茎丛生,上部多回分1枝,微作“之”字形曲折。叶互生;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4-7cm,宽6-8mm,先端渐尖,基部收缩成柄;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4-12cm,宽6-18mm,有时达3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有短芒尖头,基部收缩成叶鞘,抱茎;脉7-9,上面鲜绿色,下面淡绿色,常有白霜。复伞形花序多分枝,顶生或侧生,梗细,常水平伸出,形成疏松的圆锥状;总苞片2-3,或无,狭披针形,长1-5mmn,宽0.5-1.2mm,很少1-5脉;伞辐3-8,纤细,不等长,长1-3cm;小总苞片5-7,披针形,先端尖锐,3脉,向叶背凸出;小伞形花序有花5-10,花瓣鲜黄色,上部内折,中肋隆起,小舌片半园形,先端2浅裂;花柱基深黄色,宽于子房。双悬果广椭圆形,棕色,两侧略扁,棱狭翼状,淡棕色,每棱槽中有油管3,很少4,合生面4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1月。
产地分布北柴胡主产于河北、河南、辽宁、湖北、陕西等省。南柴胡主产于湖北、四川、安徽、黑龙江、吉林等省。
功效与作用和解表里:
柴胡常用于中医疗法外感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,出现的寒热往来(一会儿怕冷一会儿发热)、胸胁苦满(胸部和胁肋部感觉胀满不适)、口苦咽干等症状。它能调和表里,使邪气从表而解,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。例如在疟疾发作时,出现典型的寒热往来症状,柴胡常作为重要药物使用。
疏肝解郁:对于肝郁气滞所导致的情志不畅、胁肋胀痛、月经不调等症状,柴胡能发挥疏肝理气的功效。它可以梳理肝脏的气机,使肝气得以舒畅,缓解因肝郁引起的各种不适。比如女性因情绪问题导致的月经周期紊乱、经前乳房胀痛等,柴胡可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。
升举阳气:柴胡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,可用于中医疗法中气下陷,如子宫脱垂、胃下垂、脱肛等病症。它能帮助提升阳气,恢复脏器的正常位置。常与黄芪、升麻等药物配伍,增强升阳的效果。
解热抗炎:现代研究表明,柴胡含有柴胡皂苷等成分,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。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,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,从而达到解热、抗炎的效果,对多种炎症性有辅助中医疗法作用。
行真医 用真药 做真人